物流信息周報丨2020年第二十四期
政策發布
一、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
未來三年,我國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將加快推進。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郵政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未來三年我國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據估算,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并呈快速增長趨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加強快遞包裝污染治理已受到政府和產業界的高度關注。標準是一把尺子,要實現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還需要標準予以支撐。
目前,我國在快遞包裝上已出臺一系列標準,涉及快遞封套、包裝袋、包裝箱、生物降解膠帶、電子運單等諸多方面,為支撐快遞業綠色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快遞業轉型發展,與交通運輸業、制造業等深度融合,在快遞綠色包裝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以及快遞包裝一體化運作等方面,還需要加快補齊一批急需標準。
二、建設高效、便捷、有序的流通體系!國家發改委:做好縣城城鎮化流通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部署,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縣城城鎮化流通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
《通知》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立足本地區流通設施發展基礎和要素條件,建立分區分類推進建設的支持引導機制,扎實有序推進縣城城鎮化流通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以建設高效、便捷、有序的流通體系為目標,促進配送投遞設施提擋擴面、冷鏈物流設施提質增效、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釋放消費潛力,實現消費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的雙向民生保障,更好地滿足居民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擴大內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三、我國港口、碼頭、物流倉庫等,立即開展危化品儲存安全檢查!
8月5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召開全國安全生產專題視頻會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黎巴嫩貝魯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訓,部署開展全國危化品儲存安全專項檢查整治,深入開展天津港“8·12”等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回頭看”,舉一反三狠抓其他行業領域安全防范責任措施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國務院安委會副主任、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黃明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我國是世界化工大國,涉及危化品的港口、碼頭、倉庫、堆場和危化品運輸車、運輸船等大量存在,安全風險不斷增加。黎巴嫩貝魯特重大爆炸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各地區、各部門和單位要深刻認識到重特大事故和各類爆炸事故嚴重沖擊人民群眾安全感,深刻認識到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安全感的期待日益增長,必須始終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貫穿到一切工作中和安全生產全過程,正確處理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與安全生產工作的關系,嚴格落實地方屬地管理責任、部門“三個必須”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緊緊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這個“牛鼻子”,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四、讓物流更智慧、更高效! 交通運輸部印發推動新基建指導意見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總體目標,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以促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為導向,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建設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
《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設施、先進傳輸網絡、北斗時空服務在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覆蓋,行業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車、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船舶等逐步應用。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前瞻性技術應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行業動態
一、2020年7月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0.9%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0年7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0.9%,較上月回落4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指數為53.5%,較上月回升2.8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何輝認為:7月份,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較上月有較大程度回落,但仍位于擴張區間,顯示出物流業務活動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從品種看,建材、食品、服裝等物流活動較活躍。從行業看,物流各細分行業運行平穩,其中線上消費帶動快遞快運業增勢依然強勁。從區域看,西部地區業務量增長較快,東中部地區物流業務運行平穩。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物流企業保持平穩運行,微型物流企業業務量有所減少。
資金周轉率指數回升。7月份,資金周轉率指數較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為52%。顯示出物流企業資金狀況良好,對于企業增加投資有一定促進作用。
物流服務價格整體水平依然偏低。7月份,物流服務價格指數為47.9%,較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仍位于50%榮枯線以下,顯示出物流企業服務價格整體水平依然偏低。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有所回落。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回落為50.1%,較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主要受氣候因素影響,中部地區物流相關基建項目進展速度放緩。
從后期走勢看,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保持在景氣區間運行,反映出企業對未來預期較樂觀,后市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
二、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0.8.7)
本周(2020年8月3日-8月7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林安物流集團聯合調查的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985.97點,比上周回落0.04%。
圖1 2016-2020年各周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
三、日均裝車量連續3個月刷新歷史紀錄!7月份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同比增長8.5%
7月份,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持續強勁增長,完成貨物發送3.2億噸,同比增加2466萬噸、增長8.5%,5月至7月日均裝車量分別為15.9萬車、16.7萬車、16.8萬車,其中7月日均裝車刷新歷史紀錄,為保障國際國內供應鏈暢通、促進經濟穩步恢復提供了重要支撐。
7月份以來,鐵路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保”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防汛救災和運輸安全,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貨物運輸組織力度,努力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一是主動對接各地企業原材料和產成品運輸需求,精心制定運輸方案,科學調配運力資源,落實減稅降費措施,實施靈活運價策略,提供優質服務,幫助企業恢復生產。二是深入實施貨運增量行動,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國家鐵路日均裝車16.8萬車,同比增加1.4萬車、增長9.3%。其中,集裝箱日均裝車3.2萬車,同比增加8174車、增長34.3% 。沿海主要港口疏港礦石運輸完成3446萬噸,同比增加665萬噸、增長23.9%。三是充分發揮大秦、浩吉、瓦日、唐呼等能源通道作用,加強電煤運輸組織,保障各地迎峰度夏用煤需求,煤炭運量完成1.6億噸,同比增加378萬噸、增長2.5%,全國主要電廠煤炭可耗天數穩定在25天以上。四是發揮調度集中統一指揮優勢,全力以赴組織救災和民生物資運輸,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隨裝隨運,為各地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提供了有力的運輸保障。五是加強貨運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最先和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已建成鐵路專用線24條、在建187條,建成鐵路物流基地3個、在建23個,為廠礦企業、港口提供無縫銜接的全程物流服務。
四、權威發布|指數升至50%以上,全球制造業有所恢復 ——2020年7月份CFLP-GPMI分析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2020年7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51.3%,較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環比上升。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各區域制造業PMI均呈現連續回升走勢,其中歐洲和美洲制造業回升至50%以上,亞洲和非洲制造業仍保持在50%以下。
綜合指數變化,隨著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全球制造業有所恢復。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全球經濟恢復的基礎仍需繼續鞏固,仍面臨市場需求不足和失業率增加等諸多因素的困擾。很多國家在恢復經濟的同時,并未完全有效控制疫情,疫情的反復隨時會影響全球經濟的恢復進度。
每周物流觀察
一、“智能工廠”的建設或升級改造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所有制造型企業必須面對的重點和核心要務所在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我國正在由傳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在這個過程中,“智能制造”成為制造型企業和工廠創新驅動、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的重要內容及途徑。所以“智能工廠”的建設或升級改造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所有制造型企業必須面對的重點和核心要務所在。可以肯定的是,區別于傳統制造工廠訂單化批量生產模式的不同,智能工廠必須以及時交付為中心,因此需要通過供應鏈及物流來連接其產品、設備、制造、信息等維度的規劃及運營。即智能工廠要以智能物流為前提和基礎,將生產嵌入到智能物流系統中,并將智能物流設施作為智能工廠升級改造的主要設施,從而實現“制造工廠物流中心化”。從目前智能化工廠建設或升級改造較好的汽車及家電領域來看,自動化物流輸送線、機械手和機器人、智能分揀、智能存儲、智能裝卸及AGV等等物流設備設施,還有線邊物流、備件物流等運營模式基本已經普及,全面促進了制造工廠與物流運作的深度融合,其圍繞前端生產制造和后端流通分銷的協同供應鏈已初具規模。因此,筆者認為,物流供應鏈企業應該圍繞智能制造,并充分利用物流智能化、數字化的優勢,快速切入到智能工廠的建設和升級改造,與生產制企業一起去構建現代物流供應鏈協同體系。
(廣州物流與供應鏈協會2020年8月10日)
微課堂
一、倉庫如何確定安全庫存?教你三招搞定倉庫最高庫存量和最低庫存量!
倉庫如何確定安全庫存?
在百度百科里對于安全庫存的解釋是為防止未來物資供應或需求的不確定性因素(如大量突發性訂貨、交貨意外中斷或突然延期等)而準備的緩沖庫存。其大小取決于供應和需求的不確定性、顧客服務水平(或訂貨滿足率),以及缺貨成本和庫存持有成本。
顧客服務水平較高,則安全庫存量增加并導致缺貨成本較低、而庫存持有成本較高;相反,顧客服務水平較低,則安全庫存量減小并導致缺貨成本較高、而庫存持有成本較小。
安全庫存的確定是建立在數理統計理論基礎上的。首先,假設庫存的變動是圍繞著平均消費速度發生變化,大于平均需求量和小于平均需求量的可能性各占一半,缺貨概率為50%。
安全庫存越大,出現缺貨的可能性越小;但庫存越大,會導致剩余庫存的出現。應根據不同產品的暢銷程度以及客戶的要求,將缺貨保持在適當的水平上,允許一定程度的缺貨現象存在。
二、快消品倉儲規劃和布局的經典方法
國內很多大型快消品生產企業都是自建配送中心,或者直接將倉儲、配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倉配一體化管理。
中小型生產企業的倉庫面積不大,但往往存在很多倉庫管理方面的問題,今天我們來說說倉庫儲位空間規劃和布局。
一、先進先出方式,減少倉儲物的保管風險
先進先出是儲存管理的準則之一,它能保證每個被儲物的儲存期不至于過長,減少倉儲物的保管風險。
二、提高儲存密度和倉容利用率
其主要目的是減少儲存設施的投資,提高單位存儲面積的利用率,以降低成本、減少土地占用。
三、高溫來襲,倉庫安全管理要點
倉庫安全責任
1、倉庫安全管理必須貫徹“預防為主”,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2、倉庫保管員應當熟悉儲存物品的分類、性質、保管業務知識和防火安全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維修保養方法,做好本職工作。
3、倉庫物品應當分類,嚴格按照“五距”(燈距、堆距、行距、柱距、墻距)的要求堆放,不得混存,嚴禁在消防通道堆放貨物,嚴禁堵塞消防門及消防器材。
4、倉庫的電氣裝置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電氣設計和施工安裝驗收標準規范的規定。
5、庫房內不準設置移動式照明燈具。照明燈具、電器設備的周圍和主線槽下方嚴禁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與儲存物品水平間距離不得小于0.5米。
來源:中國物流信息、物流時代周刊、物流技術與運用、廣州物流與供應鏈協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倉庫社區
本文摘自網絡,由嘉誠國際整理發布,如涉及隱私侵權問題,請聯系網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