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誠國際上半年實現凈利8122萬元 深化拓展電子商務物流業務提升盈利能力!
嘉誠國際8月21日公布的2020年中報,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98億元,同比下降7.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22萬元,同比增長14.2%。基本每股收益0.54元。
公司表示,在鞏固現有業務的同時,公司深化拓展電子商務物流業務,近年成為浙江菜鳥物流運營商后,業務合作更加緊密、范圍更大,進一步形成戰略合作。受疫情影響,公司供應鏈分銷執行業務下降,但創新型物流業務電子商務物流業務收入快速上升,B2C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2020年初,擴大內需消費政策頻出,利好電商市場以及電商配套服務商發展。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9年度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數據,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10.5萬億元,同比增長16.66%,阿里研究院預計2020年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達12萬億元。為公司拓展電商物流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據了解,從事跨境電商物流業務有著極高的準入門檻及資質要求:第一,進境業務需要持有電子商務及注冊地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物流企業的準入資質;第二,需要在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的海關特殊監管區(B型以上)擁有智能倉儲資源;第三,需要海關批準方可從事該項業務;第四,需要有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包括但不限于倉儲管理系統及關務系統,并且具備與海關總署系統及中國電子口岸對接的能力。第五,需要具備智能倉儲管理能力及包裹處理生產能力。綜上,跨境電商物流領域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行業壁壘較高,具備從事該領域全鏈路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的物流企業并不多。
公司代理菜鳥在廣州南沙的集運倉業務、全過程服務南沙集運倉至香港分撥的干線運輸及南沙集運倉包裹的關務業務。阿里巴巴集團的海外跨境電商出口業務(9610業務)轉移至南沙口岸開展,該業務適用于境內個人或電子商務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并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模式辦理電商零售出口商品的通關手續。公司承接菜鳥該項業務,為公司帶來豐厚的營業收入,也為未來公司繼續深化與阿里集團的戰略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在跨境電商全鏈路物流服務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且具備了強勁的核心競爭力,為未來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跨境電商物流服務提供強力的技術保障。
據悉,公司目前在規劃大灣區(華南)國際電商港項目,項目擬建設成集智慧城際物流中心、商品展示展覽中心、經銷商電商企業集聚平臺、新零售中心等一體化的現代化國際電商綜合體,并成為整合電子商務上下游產業鏈的集聚地。
公司的兩個IPO募投項目中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全程供應鏈管理平臺(智慧物流云平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嘉誠國際港(二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期三期工程同時建設等原因,進度稍有滯后,預計該項目部分倉庫于2020年11月、2021年3月左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嘉誠國際港(二期)項目建成后,將與天運(南沙)多功能國際物流中心的保稅港功能相結合。新增自建的智慧物流中心面積將大幅增加,未來電子商務物流領域將快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公司發布了《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向實際控制人、戰略投資人以12.92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25,541,793股股票,共募集資金3.3億元,用于嘉誠國際港(二期)續建及汽車零部件智慧物流中心項目。“嘉誠國際港(二期)”的建成也將為公司承接電子商務或制造業企業作為其商(產)品的全球分撥中心提供條件。根據項目效益測算,“嘉誠國際港(二期)”建成運營后,將實現年均利潤總額約為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