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發布丨全國供應鏈金融政策大梳理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供應鏈金融工作,圍繞供應鏈金融發展問題國家各部門都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將供應鏈金融作為金融領域改革的重要內容。政策在供應鏈自身發展的道路上給予了“強勢的助攻”。
“供應鏈金融”最早被國家政策提及是在2017年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印發的《關于金融支持制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意見》提出,鼓勵金融機構依托制造業產業鏈核心企業,積極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貸款、保理等各種形式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有效滿足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融資需求。
2019年全國-供應鏈金融-政策匯總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
商業銀行要堅持審核第一還款來源,把主業突出、財務穩健、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信用良好作為授信主要依據,合理提高信用貸款比重。商業銀行要依托產業鏈核心企業信用、真實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閉環,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無需抵押擔保的訂單融資、應收應付賬款融資。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除落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以及發展債券產品外,還特別鼓勵企業依托應收賬款、供應鏈金融、特許經營權等渠道進行融資。
廣東地區-供應鏈金融政策
2018年《廣東省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實施意見》
探索深化“銀稅互動”供應鏈企業服務,開展“銀稅互動”信貸項目,利用納稅信用評價結果為供應鏈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加強“政銀企”對接,推動政府采購項下融資業務開展,推動金融機構等資金提供方優化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流程。支持符合條件的供應鏈試點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鼓勵社會資本設立供應鏈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為供應鏈企業創新與應用提供融資支持。
推動省內國有大型企業、核心龍頭企業、商業保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政府采購單位等加入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實施核心龍頭企業獎補,引導金融機構業務拓展,開展在線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為關聯產業鏈大企業、供應商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建立應收賬款融資業務風險補償機制,降低業務風險和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業務門檻。
來源:整編自供應鏈金融、民生銀行新媒體、貿易金融等公開媒體網絡
本文摘自網絡,如涉及隱私侵權問題,請聯系本網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