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興起 市場規模正在持續擴大
隨著眾多新興科技逐漸脫離構想藍圖、走入商業應用領域,物流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科技深刻變革快遞物流中倉儲、運輸與配送的各個環節,成為物流行業降本增效的關鍵利器,智慧物流逐漸發展起來。
智慧物流是指通過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高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提升整個物流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近年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領域對物流的更高要求,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正在持續擴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物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約為1200億元左右,并呈現逐年快速增長態勢。2015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截止至2017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增長至3380億元,同比增長21.1%。進入2018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增長突破4000億元,達到4070億元,同比增長20.4%。預計到2020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并預測到了2025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2013-2018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
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府為行業創造良好政策環境,推動智慧物流發展
我國智慧物流的發展與建設離不開政策的規劃與支持。近年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等出臺多部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與發展意見,大力推動了物流相關創新領域的活力,推動著智慧物流行業的發展。
以2018年為例,交通運輸部、民航局、國家發改委等多單位針對智慧物流領域的智慧交通、航空物流信息化、智慧物流樞紐布局等多領域,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的通知》、《關于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等多項政策,進一步優化物流資源配置、提升物流服務質量,降低全社會物流和交易成本。
智慧物流技術對冷鏈物流、制造業等均產生積極影響
智慧物流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又對我國冷鏈行業、制造業等形成了積極影響。
1、制造業方面,2018年我國制造業PMI指數持續回落,消費、投資等內需增長基礎不穩,總需求下行壓力較大。而智慧物流技術能夠有效推動制造業新舊動能轉化,帶動制造業的需求增長。
2017-2018年各季度我國制造業PMI指數
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冷鏈物流方面,2014-2018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持續增長,至2018年其市場規模已達到3035億元,同比增長19.0%。隨著大眾消費觀念的轉變和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未來,冷鏈物流的而需求還會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將會達到4700億元左右。而智慧物流通過提高物流效率與降低物流成本,推動商品價格下降,形成競爭優勢,引領冷鏈行業變革。
2014-2018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
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智慧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隨著物流行業與技術的深度融合,智慧物流技術還會不斷突破,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
1智慧物流將更高效智能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走向成熟,物流人員、裝備設施以及貨物將全面接入互聯網,物流各環節實現智能化,推動物流產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2智慧物流將更環保低碳
智慧物流充分利用社會閑置資源,積極減少能源耗費的做法,符合全球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預計未來5年,綠色包裝、綠色運輸及綠色倉儲將加快推廣應用,“綠色低碳”提升智慧物流影響力。
3智慧物流將引領供應鏈變革
憑借靠近用戶的優勢,智慧物流將帶動互聯網深入產業鏈上下游,以用戶需求倒逼產業鏈各環節強化聯動和深化融合,助推“協同共享”生態體系加快形成。
4智慧物流企業發展大有可為
目前中國物流企業眾多,但行業集中度低,頭部企業僅占據小部分市場份額,而中小企業發展情況則參差不齊,物流行業發展較為混亂,企業發展有待整合,而能夠率先發展并應用智慧物流技術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來源:潞盈融通便利
本文摘自網絡,如涉及隱私侵權問題,請聯系本網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