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論壇上的演講,五方面為物流發展注入強大推動力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4月26日,在這春意盎然的美好時節,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各界嘉賓相聚北京,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大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系統總結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豐碩成果,指明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的實踐路徑,宣示了新時代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舉措,為“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邁向“工筆畫”注入了強大推動力。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大力開展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國際產能合作,國際產能合作能否實質推進,以及合作的質量和水平,在現代經濟發展模式和全球競爭格局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交通、物流與產業聯動發展能力。在講話中釋放出的物流信號,必將助推物流向前發展。
1、物流產業布局基礎形成
物流發展基礎通道構架基本形成。講話中提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首屆高峰論壇的各項成果順利落實,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聯合國、東盟、非盟、歐盟、歐亞經濟聯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發展和合作規劃對接,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
搭建層次清晰、結構緊密的“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網絡。基礎設施是互聯互通的基石,也是許多國家發展面臨的瓶頸。建設高質量、可持續、抗風險、價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礎設施,有利于各國充分發揮資源稟賦,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實現聯動發展。
中國將同各方繼續努力,構建以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為依托的互聯互通網絡。我們將繼續發揮共建“一帶一路”專項貸款、絲路基金、各類專項投資基金的作用,發展絲路主題債券,支持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有效運作。我們歡迎多邊和各國金融機構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投融資,鼓勵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通過多方參與實現共同受益的目標。
2、優化物流發展環境
物流貿易自由化向更高標準邁進。我們將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加強海關、稅收、審計監管等領域合作,建立共建“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加快推廣“經認證的經營者”國際互認合作。我們還制定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發布了《“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為共建“一帶一路”融資合作提供指南。
中方今年將舉辦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各方進入中國市場搭建更廣闊平臺。
行業領先的物流專利技術由國家來保護。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維護內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的需要,更是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中國將著力營造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全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大力強化執法,加強對外國知識產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杜絕強制技術轉讓,完善商業秘密保護,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中國愿同世界各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創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推動同各國在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基礎上開展技術交流合作。
重視對外開放政策貫徹落實,完善營商環境。中國人歷來講求“一諾千金”。我們高度重視履行同各國達成的多邊和雙邊經貿協議,加強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建立有約束的國際協議履約執行機制,按照擴大開放的需要修改完善法律法規,在行政許可、市場監管等方面規范各級政府行為,清理廢除妨礙公平競爭、扭曲市場的不合理規定、補貼和做法,公平對待所有企業和經營者,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3、深化物流、產業融合合作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激發大家優勢。我們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倡導多邊主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推動各方各施所長、各盡所能,通過雙邊合作、三方合作、多邊合作等各種形式,把大家的優勢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聚沙成塔、積水成淵。
更廣領域擴大外資市場準入。中國已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未來將繼續大幅縮減負面清單,推動現代服務業、制造業、農業全方位對外開放,并在更多領域允許外資控股或獨資經營。
我們將新布局一批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我們將加快制定配套法規,確保嚴格實施《外商投資法》。我們將以公平競爭、開放合作推動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4、物流產業提升路徑明晰
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是物流產業提升必經之路。我們要堅持開放、綠色理念,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
我們啟動共建“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將繼續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并同有關國家一道,實施“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我們還將深化農業、衛生、減災、水資源等領域合作,同聯合國在發展領域加強合作,努力縮小發展差距。
物流科技創新再添動力。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我們要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
中國將繼續實施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同各方一道推進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四大舉措。我們還將支持各國企業合作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網絡互聯互通水平。
5、創造更為廣闊的物流市場
我國將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有市場就有需求。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中國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增長潛力巨大。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增加消費者選擇和福利,我們將進一步降低關稅水平,消除各種非關稅壁壘,不斷開大中國市場大門,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高質量產品。
我們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愿意進口更多國外有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制成品和服務,促進貿易平衡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物流是構建全球互聯互通伙伴關系的現實基礎。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守望相助,即使相隔萬水千山,也一定能夠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
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 本文摘自網絡,如涉及隱私侵權問題,請聯系本網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