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誠國際副董事長黃艷婷:借助“嘉誠國際港”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物流
2017年“雙11”剛過,最繁忙行業中一定包括物流,而最繁忙的物流企業中一定少不了嘉誠國際(603535)。嘉誠國際今年下半年剛剛登陸資本市場,是A股少有的從事第三方供應鏈物流的企業,與大家耳熟能詳“四通一達”等快遞物流企業相比,嘉誠國際的物流服務則主要面向的是制造業B端客戶。
11月13日,嘉誠國際創始人、副董事長黃艷婷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微訪談,向投資者講述公司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IPO募投項目“嘉誠國際港”未來的想象空間。
(圖為嘉誠國際創始人、副董事長黃艷婷)
物流與制造“兩業聯動”
談及嘉誠國際的業務模式,黃艷婷解釋為物流業與制造業的“兩業聯動”,即公司將物流服務嵌入到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個環節,包括原料采購、生產制造、倉儲運輸、成品銷售及售后服務的方方面面。目前,這一模式已經普遍應用于家電、日化、汽車零配件等多個領域,服務的客戶涵蓋松下電器、廣州浪奇、日立冷機、住友電工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
相比大眾眼中一輛卡車就能辦到的傳統物流,嘉誠國際的供應鏈物流可是個“精細活”。客戶工廠缺什么材料,什么時候上料,嘉誠國際的司機都可以準時地將所需配送的物料送到各條生產線上;待到成品出產,企業亦無須存入倉庫,而是直接由嘉誠國際的物流送到經銷商的手里。企業甚至可以不用自建建設倉庫,一切涉及倉儲和物流的需求都可以交由嘉誠國際“包辦”。
如今,越來越多制造業公司都在提倡“零庫存”管理。在黃艷婷看來,公司這套“全流程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正是幫助企業實現“零庫存”管理的解決方案。相比企業自營物流,嘉誠國際最大的優勢是整合資源、集成協同,通過降低空載率、提高倉庫運轉效率等手段大幅降低成本,同時實現更高的服務質量。
“以嘉誠國際某客戶為例,過去該客戶自營物流的成本占其總收入比重的約3%,如今通過嘉誠提供一體化的物流倉儲服務后,物流成本已經降至總收入的1.7%,這就可以明顯看到第三方供應鏈物流在成本方面的優勢。”黃艷婷表示。
但截至目前,國內整個物流行業中,第三方供應鏈物流的占比僅為8%左右,企業自營物流以及傳統物流還占絕大部分市場。黃艷婷指出,目前最大的阻力還是在于企業的思想觀念,還沒有意識到第三方供應鏈物流帶來的優勢,不愿意或不敢嘗試探索創新性的物流模式。
不過黃艷婷表示,最近幾年企業對第三方供應鏈物流的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行業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從發達國家的情況來看,第三方供應鏈物流已經深入各行各業的方方面面。基于對自身模式的信心,我們相信未來的市場空間是非常大的。”
在訪談中,黃艷婷還特別提到今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已發展到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的智慧供應鏈新階段。
《意見》還指出,推動制造企業應用精益供應鏈等管理技術,完善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售后服務的全鏈條供應鏈體系;促進制造供應鏈可視化和智能化;推動流通創新轉型,推進流通與生產深度融合,提升供應鏈服務水平。黃艷婷認為,以嘉誠國際為代表的第三方供應鏈物流企業必將迎來史無前例的新發展機遇。
“嘉誠國際港”是未來發展重心
在黃艷婷看來,嘉誠國際今年IPO的最大意義在于推進募投項目嘉誠國際港(二期)的實施,這一項目也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圖為嘉誠國際港項目規劃效果圖)
黃艷婷介紹,“嘉誠國際港”是公司重點打造的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綜合性多功能物流中心,該項目總投資25.8億元,占地12.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50萬平方米,其中倉儲基地共分為5棟建筑,每棟建筑設計為五層。通過上下行盤道將各層各棟倉庫連通。可供480臺貨柜車同時作業,作業場所堪稱一流。在設計上,“嘉誠國際港”已經考慮到未來10年物流倉儲需求的發展情況。
在功能上,“嘉誠國際港”將建設成具備口岸功能的智能化國際物流中心。可為客戶提供保稅與非保稅物流服務。依托南沙港或葵涌碼頭作為母港,貨物可以在公司內“一站式”完成訂艙、報關、報檢、簽發提單等通關手續。公司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與位于自貿區的“天運南沙多功能國際物流中心”無縫鏈接,將自貿區的優勢復制到“嘉誠國際港”,發揮粵港澳大通關、通關一體化的優勢,為客戶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不僅如此,依照公司開發的“超級中國干線”創新型物流模式,公司現有的“天運南沙多功能國際物流中心”,已經可以利用自貿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地位優勢,以及粵、港、澳快速通關的優勢,將香港機場貨量引流進來,將香港空運貨棧貨物的收發點延伸到“天運南沙多功能國際物流中心”,憑香港機場空運倉單入園,憑進口報關單對碰核銷倉單出園,將其打造成“沒有跑道的空港”,實現香港機場與南沙自貿片區一站式空、陸聯運的新型物流經營模式。
接下來,這一模式將被復制到“嘉誠國際港”項目中,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建成后的“嘉誠國際港”,向海關申請,無縫鏈接“天運南沙多功能國際物流中心”,為跨境電商提供倉儲及全程物流服務。“嘉誠國際港”依托其陸路口岸功能,可以為跨境電商提供全程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簡化通關手續、優化作業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快速支持“雙向”跨境電商發展。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嘉誠國際港”將投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智慧物流云平臺”項目。在云物流信息平臺的支撐下,根據物流服務提供商提供服務的特點及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在信息平臺上進行需求發布,通過平臺的供需匹配和交易管理功能,實現物流服務的磋商和交易,同時平臺提供業務協同物流過程監控的增值服務,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服務,從而實現社會物流資源的整合和客戶物流服務需求的滿足。 “接下來,物聯網技術、機器人、無人倉庫等智能技術都會在項目中得到普遍應用,帶給客戶全新的智慧物流服務體‘嘉誠國際港’將打造成為國內智慧物流的標桿項目。”黃艷婷表示。
來源 | 證券時報
嘉誠國際物流整理發布,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客服刪除。